大会组织
大会组织
组织委员会(以姓氏笔画排序):
刁晓平,于云江,于红霞,马梅,王大勇,王子健*,王文雄,王遵尧,尹大强,石利利,朱永官*,刘维屏,汝少国,许宜平,麦碧娴,杨旭,李少南,吴丰昌,应光国,宋爽,张勇,张玉生,张效伟,陈吕军*,陈会明,陈建孟,陈春英,陈景文,罗义,周启星,周炳升,单正军,赵美蓉,查金苗,姜辉,秦占芬,贾秀英,钱海丰,殷浩文,高志贤,高愈希,袭著革,傅正伟,潘响亮*,蔡磊明*,熊治廷,戴家银(*为责任发起人)
秘书组:
王彦华,孙立伟,何崭飞,张慧,陈列忠,陈源琛,岳思青,胡利勇,侯一宁,饶凯锋,蒋金花,曾滔
主办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大会主办单位简介
浙江工业大学
自1994年创办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以来,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完整的环境教育体系。2015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入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环境学院也正式成立。根据《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环境学院学科专业2015年排名为全国前15.70%,2016年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学科排名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环境学院建有国家级首批“2011计划”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环境友好支撑平台、“生物转化与生物净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高层次教学科研创新平台体系。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0余项。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为浙江省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公益农业科研机构,主要承担着浙江省农业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应用及开发研究和科技兴农服务。全院设有16个专业研究所。2015年植物学和动物学学科排名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依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建设,拥有7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包括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次入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人次入选浙江省“千人计划”,1人次入选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共计365项,到位总经费1.69亿元;获科技成果奖励18项,发表SCI论文251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论文24篇。
《生态毒理学报》
创刊于2006年,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目前影响因子位于“环境科学与技术”学科的Q1区(前25%,17/69),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美国化学会的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美国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美国生物学文摘预评(BIOSIS Previews)”、“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英国动物学记录(Zoological Record)”等检索机构收录。迄今为止,《生态毒理学报》是我国唯一一本专门报道生态毒理学领域研究成果的学术期刊,创刊以来的10余年中,学报一直致力于追踪、报道我国环境风险与生态毒理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及新技术与新方法,汇集了许多学科前沿成果,记录了近年来我国生态毒理学的发展历程。